共 5 条
肠内、肠外营养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激素及胃动力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31
作者:
张群
[1
]
于健春
[1
]
马志强
[1
]
康维明
[1
]
柯美云
[2
]
钱家鸣
[2
]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普外科
[2]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来源:
关键词:
胃切除术;
营养,肠内;
胃肠外营养;
胃肠激素类;
胃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59.3 [饮食疗法、临床营养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方式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激素及胃动力的影响,探究预测手术后发生胃瘫的敏感指标。方法将41例限期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20例)与肠外营养组(PN组,21例),术后分别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于术前、术后第1、7天清晨分别测定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术前、术后第7天行空腹胃电图(EGG)检查,并连续记录术后胃液引流量。结果(1)胃肠激素:EN组患者术后第7天MTL、胆囊收缩素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1);两组患者GAS水平无明显差别。(2)胃动力:EGG提示EN组术后第7天胃电节律恢复情况明显优于PN组。结论(1)胃大部切除术严重干扰胃肠激素分泌以及正常胃电节律,抑制了胃蠕动。(2)胃大部切除术后应用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有益于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及胃动力功能指标的恢复。(3)胃肠激素(GAS、MTL、CCK)和EGG尚不宜作为预测手术后胃瘫发生的敏感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728 / 73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