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凹陷原油中的孢子花粉

被引:3
作者
江德昕
杨惠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兰州,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兰州
关键词
孢子花粉; 油源; 石油运移; 侏罗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记述了新疆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原油中萃取出的孢子花粉化石 30属 46种 .基于原油中孢粉化石的研究 ,追朔了该含油区的油源 ,并探讨了石油运移机理 .根据原油孢粉集合的特征 ,下侏罗统康苏组和中侏罗统杨叶组及塔尔尕组应是本区的油源岩系 .原油中来自油源岩系孢粉化石的发现 ,说明微裂隙是石油初次运移的通道 ,裂隙、节理、断层、不整合面等是石油二次运移的通道
引用
收藏
页码:809 / 813+851 +851-8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原油孢粉分析的意义及其分离方法 [J].
江德昕 ;
杨惠秋 ;
杜金娥 .
植物学杂志, 1974, (01) :31-32
[2]   河南省渑池县义马含煤岩组中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J].
张璐瑾 .
古生物学报, 1965, (01) :160-196
[3]  
陕甘宁盆地中生代地层古生物[M]. 地质出版社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著, 1980
[4]  
Fossil spores and pollen in petroleum and their significance. Jiang D. Chinese Journal of Botany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