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古生界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4
作者
李素梅 [1 ]
庞雄奇 [1 ]
杨海军 [2 ]
顾乔元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塔中; 包裹体成分; 生物标志物; 同位素; 混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塔中地区30个储层包裹体样品进行了MCI(包裹体成分)与单体烃同位素分析。观察到包裹油与储层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有6个包裹体特别是下奥陶统样品显示C28-甾烷丰度相对较高、甾烷异构化程度相对较低、低分子量甾萜类化合物丰度相对较高等寒武系的成因特征,指示寒武系源岩对塔中地区有成烃贡献。多数分析包裹油显示中上奥陶统成因生物标志物特征,以及介于寒武系与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之间的单体正构烷烃同位素特征,个别包裹油显示与中上奥陶统完全一致的单体同位素与生物标志物特征,指示中上奥陶统对塔中地区也具有成烃贡献。塔中部分包裹油与储层油间、包裹油间显著的地球化学性质差异,指示该区具明显的多期成藏特征。塔中储层包裹体成分分析可有效地用于识别端员油、多期充注与混源聚集、恢复生物降解、气侵等次生改造原油面貌。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对于叠合盆地的油气成因与成藏过程研究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1]  
Paleozoic oil–source rock correlations in the Tarim basin, NW China[J] . S.C Zhang,A.D Hanson,J.M Moldowan,S.A Graham,D.G Liang,E Chang,F Fago.Organic Geochemistry . 2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