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化的思考

被引:46
作者
冯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犯罪化; 司法; 我国刑法; 刑法典; 用刑罚; 盗窃罪; 侵犯财产罪; 刑事和解制度; 刑法规定; 成立范围; 生产、销售假药罪; 扩张解释; 扩大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司法改革浪潮和个人主义以及法益保护思想的影响,欧美国家普遍兴起非犯罪化的思潮。由于历史原因,30多年后,该思潮的余波才在我国荡漾,并迅速成为刑事法学界的热门议题,甚至影响了1997年刑法的修订。但是,20世纪末以来,世界上不少国家出现了新的刑事立法动向:为了应对犯罪的国际化、有组织化和社会风险日益增多等问题,采取了犯罪化、处罚早期化、严罚化等措施。与非犯罪化相比,这种国际范围内方兴未艾的犯罪化趋势,至今还未在我国产生强烈反响。面临我国刑法再修改的现今状况,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一下犯罪化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4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刑事和解制度的优劣势再解读 [J].
陈庆安 ;
王剑波 .
河南社会科学, 2008, (01) :121-125
[2]   和谐社会与刑事立法 [J].
冯军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2) :70-73
[3]   日本近年来的刑事实体立法动向及其评价 [J].
黎宏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6, (06) :103-107
[4]   国际人权公约视角下的中国刑法改革建议 [J].
卢建平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5) :132-137
[5]   刑事立法的发展方向 [J].
张明楷 .
中国法学, 2006, (04) :18-37
[6]   世界性刑法改革运动概要 [J].
汉斯·海因里希·耶施克 ;
何天贵 .
环球法律评论, 1981, (01) :18-25
[7]  
刑事一体化下的经济分析[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刘仁文, 2007
[8]  
刑法罪名精释[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马东等撰稿,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