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李红 [1 ]
吴健文 [2 ]
陈尚杰 [2 ]
刘鉴慰 [2 ]
张家维 [2 ]
机构
[1] 广东省中医院
[2]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针刺; 超微结构; 中医药治疗;
D O I
10.13192/j.ljtcm.2008.07.137.lih.053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预防作用的机理。方法:建立粘连性肠梗阻大鼠模型,对大鼠肠黏膜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术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微绒毛减少,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明显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增多。针刺能明显改善肠梗阻时小肠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促进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功能和形态恢复。结论:针刺能够改善术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异常的超微结构,增强肠黏膜的防御屏障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094 / 109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17例体会 [J].
曹作军 ;
周淑梅 ;
王丽福 .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5, (02) :148-149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228例临床分析 [J].
翁伟建 ;
林孝和 ;
李新华 ;
贾保全 ;
赵玉元 ;
叶光华 .
中国中医急症, 2005, (03) :225-226
[3]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M].郭鹞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