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生物学特性及菌种培养

被引:4
作者
金若忠
范俊岗
栾庆书
云丽丽
机构
[1]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猪苓; 形态特征; 生长发育; 蜜环菌; 菌种培养配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39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文章描述了猪苓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观察了猪苓在自然界的生长发育进程,认为猪苓和蜜环菌之间是寄生关系,蜜环菌分解木材和树根的养分以提供猪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中国蜜环菌种类多达14种,但许多并非猪苓栽培的适宜伴生菌;选育出适宜猪苓人工栽培技术使用的专用猪苓菌种CGMCC No.3109及其配套使用的蜜环菌CGMCC No.3108;研究出可用于在培养室内大量扩繁生产的猪苓培养配方。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猪苓和蜜环菌人工培养及影响几种有效成分产生因素的研究.[D].程显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11
[2]  
猪苓与伴生菌相互作用的研究.[D].邢晓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11
[3]  
中国大型真菌.[M].卯晓岚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   蜜环菌的研究进展 [J].
李福后 ;
王伟霞 ;
许冰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5) :7741-7742+7749
[5]   中国蜜环菌的种类及其在天麻栽培中的应用 [J].
赵俊 ;
赵杰 .
食用菌学报, 2007, (01) :67-72
[6]   长白山区猪苓半人工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 [J].
许广波 ;
傅伟杰 ;
李如亮 ;
孟令君 ;
赵旭奎 ;
万丽红 .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4, (04) :241-244
[7]   我国猪苓研究的进展 [J].
许广波 ;
傅伟杰 ;
赵旭奎 .
菌物研究, 2003, (01) :58-61
[8]   猪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J].
郭顺星 ;
徐锦堂 ;
肖培根 .
中国中药杂志, 1996, (09)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