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针刺“人中”穴对于挽救输血性休克的作用
被引:1
作者
:
徐鸿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系统外科学教研组
徐鸿达
张学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系统外科学教研组
张学诗
景梦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系统外科学教研组
景梦溪
吴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系统外科学教研组
吴纬
覃见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系统外科学教研组
覃见效
机构
:
[1]
系统外科学教研组
[2]
病理生理教研组
[3]
公共卫生学教研组
来源
:
兰州医学院学报
|
1959年
/ 01期
关键词
:
针刺;
血压;
人中穴;
斜刺;
针炙;
兔血;
D O I
:
10.13885/j.issn.1000-2812.1959.01.006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自从党提出中西医大合流的号召以后,我们积极地参加了针灸学习。在苦战七昼夜突破针炙关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研究针炙疗法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它对植物性神经的影响。我们选择的是人中穴。在人事不省之时针刺人中有起死回生之效,能治休克、虚脱。休克则又以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为主,表现为心跳和血压的改变,便于观察和研究。我们着重观察针刺人中穴,对于休克时血压和呼吸的影响,以便进一步研究针炙疗法的作用机制和对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