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黄金比例

被引:6
作者
秦权利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黄金比例; 滤波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在分析虚拟经济总量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计算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黄金比例,并且以滤波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为标准,分析哪些虚拟经济体对实体经济(工业增加值)影响最大。研究显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黄金比例为16.7;自2009年开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已经不在合理区间,可能会引发过度投机和金融泡沫,诱发系统性风险。研究还显示,当前股票市场、基金市场的短期波动,能够影响实体经济的短期发展,而期货市场、商品房市场、债券市场的长期波动对实体经济有较明显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性的统计研究 [J].
刘沁芳 .
统计与决策, 2014, (24) :120-123
[2]   金融相关比率的统计界定与分析 [J].
马守荣 ;
许涤龙 ;
李正辉 .
中国统计, 2013, (05) :24-26
[3]   虚拟经济测度指标体系探索 [J].
曾鸿 .
商业时代, 2012, (32) :6-7
[4]   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关系——基于1998—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曹源芳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 (06) :57-62
[5]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6]   虚拟经济问题讨论综述 [J].
杨万东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05) :76-80
[7]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J].
张军 ;
施少华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2) :17-24
[8]   论中国现阶段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 [J].
刘迎秋 .
经济研究, 2001, (08) :3-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