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非中性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被引:4
作者
宋生瑛
机构
[1]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政策非中性; 制度缺失;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08.01.011
中图分类号
C913.7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4 ;
摘要
公共政策是政府用来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矫正收入分配中的市场失灵。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整体制度缺失,虽然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主导因素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主导因素是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小农经济。但在市场经济改革全面开展的今天,政府公共政策的非中性却成为影响农村社会保障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从健全农民利益的表达机制和公共政策的动态平衡性等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开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调查 [J].
张扬 ;
高本山 ;
谷艳波 .
地方财政研究, 2007, (06) :11-14
[2]   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机制 [J].
王春福 .
学术交流, 2006, (01) :120-124
[3]   试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财政支持 [J].
李放 ;
韩艳翠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01) :70-74
[4]   我国走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战略研究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联合课题组 .
经济研究参考, 2005, (09) :2-48
[5]   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J].
李成贵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 (05) :57-66
[6]   利益集团视角的中国“三农”问题 [J].
闫威 ;
夏振坤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5) :46-56
[7]   影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J].
童星 ;
赵海林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5) :13-19
[8]   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 [J].
蔡昉 ;
杨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4) :11-22+204
[9]   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 [J].
张宇燕 .
改革, 1994, (02) :97-106
[10]  
治税的效率和公平[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杨斌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