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红三叶及其产业化发展思路

被引:9
作者
王汝富
李新媛
俞联平
机构
[1] 甘肃省草原总站
关键词
岷山红三叶; 产业化; 发展思路;
D O I
10.13817/j.cnki.cyycp.2007.01.017
中图分类号
S541.2 []; F326.12 [经济作物];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岷山红三叶已形成了适应高寒阴湿气候条件的特性,在海拔2 000-3 000 m的地区生长良好,鲜草产量达30 000-52 500 kg/hm2,粗蛋白质含量19.75%,且含异黄酮8‰-10‰,是集草、药用一体的优良豆科牧草品种。通过分析岷山红三叶产业的科研基础、区域环境、群众基础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植物异黄酮合酶研究进展 [J].
罗建平 ;
王军辉 ;
范远景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5, (07) :17-20
[2]   岷县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J].
王志明 ;
岳民勤 ;
杜文华 ;
虎凌云 ;
郎小红 .
草原与草坪, 2005, (01) :18-19+23
[3]   岷山红三叶改良退化山地草甸效果研究 [J].
曹志东 ;
陈学通 ;
马先锋 ;
张涛 ;
王志明 ;
岳民勤 ;
虎凌云 ;
刘安平 .
草业科学, 2004, (08) :52-55
[4]  
甘肃草地资源.[M].甘肃省草原总站编;.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  
甘肃省种草区划.[M].甘肃省畜牧厅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