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解释:马克思与熊彼特比较的视角

被引:19
作者
王聪
何爱平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 内生增长; 创造性破坏; 异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F091.3 [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60207 ; 020102 ;
摘要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当前传统人口红利消退、环境资源约束趋紧背景下,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内生增长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丰富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思想与熊彼特系统的创新理论,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虽然二者在经济史观、发展动因、内生增长核心、信用与资本对创新作用等有共同认识,但在方法论基础和研究视角、创新主体内涵与创新机制、创新内生增长的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比较二者的思想,将有助于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核与实现路径的把握与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5+97 +9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马克思主义科技经济理论的三个高度 [J].
杨承训 ;
张新宁 .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6) :59-66+97
[2]   古典内生增长理论研究 [J].
任力 .
中国经济问题, 2011, (02) :97-108
[3]   产品内分工陷阱: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品建构理论的解释及其比较 [J].
钱书法 ;
周绍东 .
经济学家, 2010, (10) :39-45
[4]   技术(产品)替代、创造性破坏与周期性经济增长 [J].
钟春平 ;
徐长生 .
经济学(季刊), 2005, (03) :865-890
[5]   马克思与熊彼特创新思想之比较 [J].
汪澄清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1, (03) :42-47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8,
[8]  
经济分析史.[M].(美)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著;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
[9]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M].(美)熊彼特(J.A.Schumpeter)著;绛枫译;.商务印书馆.1979,
[10]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