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辽南地区地壳构造轮廓
被引:38
作者:
王谦身
刘元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莫霍界面;
浅部构造;
地球间断面;
地震;
新生代沉积;
重力异常;
重力扰动;
地壳厚度;
渤海海域;
地壳构造;
重力资料;
辽南地区;
辽宁;
玄武岩层;
硅镁层;
隆起带;
计算剖面;
测深资料;
地壳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辽宁省海城7.3级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辽南地区的地壳构造,根据已有的反映深部界面起伏的重力资料,以及本文提出的方法除去新生代沉积和浅部构造影响后的重力异常,用等效压缩质面方法计算莫霍界面深度。并采用密度差异的原理,从重力异常中分解出康拉界面的影响,从而求得康拉界面的深度。根据13条计算剖面的结果,给出辽南地区的康拉界面和莫霍界面的分布。根据莫霍界面的起伏,此地区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部分。中部:为一北东向的上地幔隆起带,北低南高,一直向西南延伸入渤海。隆起的东南坡陡,西北坡缓,且呈台阶式次第下倾。在此大的构造背景上展布了一系列具有相当规模的次一级正、负构造。地壳厚度在隆起部分为31—32公里,但其东缘较薄,约为30公里左右。东南部:地壳厚度一般为34—35公里,最大可达38公里.西北部:地壳厚度向西北方向由34公里逐渐增至40公里左右。海城地震就发生在中部隆起带的较陡的东南坡上。 文中对有关的计算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6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