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BrdU-Hoechst33258-Giemsa技术对黑斑蛙性染色体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吴鹤龄
张任培
机构
[1] 北京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性染色体; 黑斑蛙; 性别决定; 吴鹤龄; BrdU-Hoechst33258-Giemsa; 染色体数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黑斑蛙染色体数目为2n=26。利用血细胞培养和骨髓制片及BrdU-Hoechst 33258-Giemsa技术研究表明,黑斑蛙的性别决定为XY型。其第9染色体可能是性染色体,该染色体长臂近中部SRR区可能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区域。该区域在雌性中是同步复制的;在雄性中是非同步复制的,一个比另一个更晚复制。这一复制异态开始于中S期,终止于晚S期。
引用
收藏
页码:462 / 4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华大蟾蜍染色体分带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研究 [J].
温昌祥 ;
吕群 ;
项维 .
遗传学报, 1983, (04) :291-297+331
[2]   中华大蟾蜍ZW型性别决定的细胞遗传学证据 [J].
尚克刚 ;
邓崇新 .
遗传学报, 1983, (04) :298-305+333
[3]   花背蟾蜍的核型分析 Ⅰ.花背蟾蜍的血淋巴细胞培养及其核型分析 [J].
尚克刚 ;
李薇锦 ;
蒋海燕 ;
郑玉兰 .
遗传学报, 1982, (04) :298-3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