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和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后止点转归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25
作者
张春礼
范宏斌
吕荣
丛锐
惠华
汪炳昂
刘丰虎
机构
[1] 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
[2] 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 西安
[3] 西安
[4] 西安进修医师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移植; 组织学,比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22 [整形手术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比较自体和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后韧带止点的组织学转归。方法取1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切除双膝前十字韧带,切取伸趾肌腱,对折成双股后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韧带的两端分别通过胫骨和股骨骨隧道后用缝线和螺钉固定,将每条犬的左右侧膝关节随机建成自体或异体的腱-骨愈合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比较韧带重建后其止点在6周、12周、6个月时的组织学表现。结果正常犬的前十字韧带止点具有四层移行结构,即致密结缔组织、纤维软骨、钙化纤维软骨和骨组织,在纤维软骨和钙化纤维软骨之间可见清晰连续的“潮线”。术后6周,自体和异体肌腱重建韧带止点均可见韧带与骨隧道之间充满疏松结缔组织。12周时,自体韧带与骨隧道之间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并已形成明显的“潮线”,但不连续,四层结构不清;异体韧带与骨隧道之间胶原纤维排列无序,无明显的“潮线”形成。6个月时,自体韧带与骨隧道之间形成明显的“潮线”,且连续,四层结构清晰;异体韧带与骨隧道之间也已形成“潮线”,但“潮线”的起伏性、连续性及结构均较自体韧带差。结论无论是自体肌腱还是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6个月后均可初步形成韧带-软骨止点;但在相同时间点,自体肌腱止点的组织学形态优于异体肌腱。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前十字韧带重建后止点转归的研究 [J].
蒋青 ;
林共周 ;
曲绵域 ;
崔国庆 ;
滕华建 .
中华骨科杂志, 2001, (03) :47-49
[2]  
Klinisch-histologischer Vergleich des allogenen und autologen Patellarsehnendrittels (Bone-Tendon-Bone) zur Rekonstruktion des vorderen Kreuzbands[J] . O. Gorschewsky,A. Browa,U. Vogel,E. Stauffer.Der Unfallchirurg . 200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