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正义何以可能

被引:11
作者
麻宝斌
机构
[1]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关键词
社会正义; 正义共识; 制度正义; 行政正义;
D O I
10.15939/j.jujsse.2006.04.005
中图分类号
D08 [其他政治理论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社会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那么,社会正义实现的现实条件又是什么呢?中西方有不同的社会传统。中国人特殊主义的正义观、漠视规则和重视人情的习惯,制约了社会正义共识的达成和“法治”秩序的构建,唯有从培育公民意识、强化程序正义观念、促进公民社会成长和增进社会资本入手,社会正义在中国的实现才有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社会资本与中国和谐社会的实现 [J].
周晓丽 .
重庆社会科学, 2005, (10) :103-106
[2]   从政治正义到社会和谐——以罗尔斯为中心的当代政治哲学反思 [J].
万俊人 .
哲学动态, 2005, (06) :3-12
[3]   制度的美德及其局限 [J].
万俊人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5, (03) :76-82
[4]   现阶段的社会群体利益关系 [J].
张宛丽 .
浙江学刊, 1997, (01) :45-52
[5]  
经济学导论[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刘伟著, 2002
[6]  
使民主运转起来[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 2001
[7]  
社会正义原则[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英)戴维·米勒(DavidMiller)著, 2001
[8]  
法治秩序的建构[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季卫东著, 1999
[9]  
生命伦理学的基础[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美)恩格尔哈特(H.TristramEengelhardt)著, 1996
[10]  
哲学的憧憬[M]. 吉林大学出版社 , 高清海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