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薯品种30年

被引:18
作者
范泽民
机构
[1] 安徽省阜阳市农科院
关键词
甘薯; 审定品种; 育种; 核心亲本; 区域;
D O I
10.19462/j.cnki.1671-895x.2015.08.003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我国30年来审(认、鉴)定的160个甘薯品种进行分类研究,指出了品种编号的更替和意义,表明近10年选育的甘薯品种干物率平均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食用型品种仍然占据着甘薯品种的重要地位;亲本使用频率前3位的品种是徐薯18、金山57和徐781,可作为育种的核心亲本;适宜三大区域甘薯品种类型和数量基本上适合当前我国甘薯消费水平的需求。该研究对甘薯育种工作者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甘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J].
马代夫 ;
李强 ;
曹清河 ;
钮福祥 ;
谢逸萍 ;
唐君 ;
李洪民 .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05) :969-973
[2]   中国北方薯区甘薯育种核心亲本初步构建与利用 [J].
李强 ;
马代夫 ;
刘庆昌 ;
李鹏 ;
王欣 ;
张允刚 ;
后猛 ;
唐维 ;
李秀英 .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19 (12) :48-52
[3]   中国甘薯主要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趋势 [J].
李强 ;
刘庆昌 ;
马代夫 ;
李鹏 ;
李秀英 ;
王欣 ;
曹清河 ;
翟红 .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25 (02) :253-259
[4]   甘薯新品种商薯19的选育与产业化模式 [J].
王家才 ;
杨爱梅 .
中国种业, 2008, (12) :70-71
[5]   甘薯育种研究动态及展望 [J].
谢一芝 ;
张黎玉 ;
吴纪中 .
世界农业, 2000, (12) :21-23
[6]   福建甘薯良种选育成就与展望 [J].
陈凤翔 ;
陈选阳 ;
袁照年 ;
庄宝华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7-11
[7]   绵粉一号及几个常用甘薯亲本的配合力分析 [J].
袁慧鸣 ;
余金龙 ;
何平 ;
彭明碧 .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 (01) :35-38
[8]   甘薯新品种金山57的选育 [J].
陈凤翔,林文新,谢灼维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243-248
[9]  
中国甘薯育种与产业化[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马代夫,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