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山桃草季节生长动态及入侵特性

被引:15
作者
杜卫兵
叶永忠
彭少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河南农业大学,郑州,郑州,广州
关键词
小花山桃草; 外来植物; 生物量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 0 0 1年在郑州黄河沿岸对外来植物小花山桃草 ( Gaura parviflora)的生物学特性、地上生物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小花山桃草各构件的变化特征为 :茎高、叶数和花序数在 6月 2 5日都达到生长高峰 ,随后茎高、花序数继续增长 ,叶数迅速降低。2小花山桃草每株花序数为 1 0 .9枝。每个花序产 1 34.2 3朵小花 ,产 1 2 6.75粒种子 ,结实率为 94.43% ,不育率为 5 .5 7%。3小花山桃草单株地上生物量、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在 6月 2 5日达到最大 ,花序生物量在 7月 2 0日达到最大。在生长初期 ,小花山桃草占样方内所有植物生物量的 78% ,7月 2 0日达 1 0 0 %。4小花山桃草入侵可能与植株高大、幼苗期短、生长快以及具有较强的传播和繁殖能力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679 / 16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外域杂草的产生、传播及生物与生态学特性的分析 [J].
郭水良 .
广西植物, 1995, (01)
[2]   植物外来种入侵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J].
彭少麟 ;
向言词 .
生态学报, 1999, (04) :560-568
[3]   浙江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 [J].
陈征海 ;
刘安兴 ;
孙孟军 ;
李根有 ;
胡绍庆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 (01) :26-28
[4]   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小叶章种群地上生物量动态 [J].
倪红伟 ;
张兴 ;
贾利 ;
高玉慧 ;
吴海一 .
植物研究, 1998, (03) :72-79
[5]   假苇拂子茅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 [J].
朱志诚,贾东林 .
生态学报, 1996, (01) :40-49
[6]  
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李振基等编著, 2000
[7]  
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辑, 1959
[8]  
Introduced species: A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human-caused global change. Vitousek P M, et al. New Zealand J.Ecol . 1997
[9]  
Handbook of Spermophyte on the South of Jiangsu. Pei Jiang. . 1959
[10]  
北方习见植物. 叶永忠.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