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07年四川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25
作者
赵旋 [1 ]
李耀辉 [2 ]
齐冬梅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四川地区; 夏季降水; 时空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1961-2007年四川地区119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利用EOF、REOF分析、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以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四川地区夏季降水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47a来四川夏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在1962、1982年和21世纪初发生突变,存在22a和6~8a的周期.四川夏季降水可分为4个区域:一区(盆地东部)和四区(川西高原)夏季降水量长期变化呈增多趋势,二区(盆地中西部)长期变化呈减少趋势,三区(川西南山)变化趋势较为稳定,呈小幅度增多趋势.4个区域的夏季降水周期各有特点,最长存在的周期为23a左右,其次还有16a、14a、12a、8a、6a的周期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59 / 9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1980-2009年西藏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J].
卓嘎 ;
罗布 ;
周长艳 .
冰川冻土, 2012, (04) :783-794
[2]   1960—2010年中国南方地区夏季旱涝时空分布特征 [J].
茅海祥 ;
王文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 (01) :90-95
[3]   四川盆地降水变化的区域差异 [J].
白莹莹 ;
张焱 ;
高阳华 ;
何泽能 ;
李永华 .
地理科学, 2011, 31 (04) :478-484
[4]   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异常与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 [J].
周浩 ;
唐红玉 ;
程炳岩 .
冰川冻土, 2010, 32 (06) :1144-1151
[5]   1971-2007年青藏高原南部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谭春萍 ;
杨建平 ;
米睿 .
冰川冻土, 2010, 32 (06) :1111-1120
[6]   1949-2007年我国干旱灾害特征及成因分析 [J].
黄会平 .
冰川冻土, 2010, 32 (04) :659-665
[7]   川渝地区夏季降水变化气候特征分析 [J].
毛文书 ;
曾戢 ;
孙云 ;
张艳艳 ;
杨冬冬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0, 25 (02) :172-178
[8]   1961—2008年若尔盖高原湿地的气候变化和突变分析 [J].
戴洋 ;
罗勇 ;
王长科 ;
沈永平 ;
马振峰 ;
王小兰 .
冰川冻土, 2010, 32 (01) :35-42
[9]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方法 [J].
韩宇平 ;
仝海杰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 30 (02) :1-3
[10]   Mann-Kendall检验方法在降水趋势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J].
曹洁萍 ;
迟道才 ;
武立强 ;
刘丽 ;
李帅莹 ;
于淼 .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8, (05) :35-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