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高铁网络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9
作者
韦胜 [1 ,2 ]
徐建刚 [2 ]
马海涛 [3 ]
机构
[1]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高铁网络; 一城多站; 长三角; 站点选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212 [线路规划、勘测与设计];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301 ;
摘要
采用12306网站的高铁班次数据,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根据优势度指数、站点始发班次数与班次时间分布等指标详细分析了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高铁网络度分布具有2层等级结构特征,可分为"度大于60"和"度小于60"两类高铁站点;高铁对于上海、南京、杭州及其周边城市的通勤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研究区内站点等级差异较大,其中上海虹桥、南京南以及杭州东3个高铁站点占绝对优势;研究区可划分为4个内部联系较为紧密的社团,各社团的组织结构特征可分别归纳为多层级网络结构、稀疏联系的网络结构、组团式网络结构以及具有典型核心团体的组团式结构。最后,对上述研究结论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739 / 7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J].
孙明正 ;
余柳 ;
郭继孚 ;
李先 ;
周凌 .
城市交通, 2016, 14 (03) :61-66
[2]   中国“四纵四横”高铁网络可达性综合评估与对比 [J].
姜博 ;
初楠臣 ;
修春亮 ;
赵映慧 ;
李晓庆 ;
罗冲 .
地理学报, 2016, 71 (04) :591-604
[3]   高铁网络下的长三角旅游交通格局及联系研究 [J].
穆成林 ;
陆林 ;
黄剑锋 ;
汪莹 ;
邓洪波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193-202
[4]   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机理——以中国京沪高铁为例 [J].
汪德根 ;
陈田 ;
陆林 ;
王莉 ;
ALAN August Lew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214-233
[5]   高铁对都市圈城市旅游服务力格局演变的影响——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 [J].
黄泰 ;
查爱欢 ;
应南茜 ;
魏向东 .
经济地理, 2014, 34 (11) :158-165
[6]   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城市腹地的影响研究——以皖北地区为例 [J].
何丹 ;
杨犇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4) :66-74
[7]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刘军著, 2004
[8]  
Comparing China's urban systems in high-speed railway and airline networks[J] . Haoran Yang,Frédéric Dobruszkes,Jiaoe Wang,Martin Dijst,Patrick Witte.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 2018
[9]  
Can high-speed rail have a transformative effect on the economy?[J] . Roger Vickerman.Transport Policy . 2018
[10]  
Should China further expand its high-speed rail network? Consider the low-cost carrier factor[J] . Kun Wang,Wenyi Xia,Anming Zhang.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