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保护探讨

被引:12
作者
赵言文 [1 ]
施毅超 [2 ]
胡正义 [3 ]
牛高华 [2 ]
孙燕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持续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903 ;
摘要
从经济增长规律与发展阶段来看,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的减少趋势还将持续一定时期。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及耕地现状,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耕地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未来耕地变化态势,揭示出耕地损失率高峰值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通过国家粮食安全的态势判断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减少与国家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面积的减少所导致的粮食减产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较小,而国家粮食安全水平的变化会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有效供给的结论。从而提出耕地保护的思路:“十一五”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应采取积极的保护政策;进入“十二五”之后,耕地保护政策应转为严格控制。为此,还提出了重在保护质量、保护其生态景观功能、加大后备资源开发、减少非农占用、加强政策管理等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 [J].
唐琦 ;
虞孝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3) :269-273
[2]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赵翠薇 ;
濮励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2) :169-173
[3]   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与战略对策 [J].
胡跃高 ;
褚庆全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 (06) :10-15
[4]   解决“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的途径 [J].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
宏观经济研究, 2005, (10) :22-28
[5]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 [J].
黄黎慧 ;
黄群 .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5, (05) :1-5
[6]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对策 [J].
刘慧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5, (04) :9-13
[7]   江苏省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J].
曲福田 ;
赵海霞 ;
朱德明 .
环境保护, 2005, (02) :57-59
[8]   中国的食物安全问题 [J].
黄季焜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10) :4-10
[9]   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 [J].
曲福田 ;
吴丽梅 .
资源科学, 2004, (05) :61-67
[10]   长江三角洲耕地数量变化趋势及总量动态平衡前景分析 [J].
杨桂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5) :52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