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的改变

被引:5
作者
彭献代
张建儒
曾祥明
况霞
徐有奇
袁立功
机构
[1]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
[2]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关键词
血透患者; PRA; AT;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肽; 寡肽; 血浆肾素; 醛固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59.5 [透析疗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作者测量了24例慢性肾衰病人血透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Ⅰ(ATⅠ)及血浆醛固酮(pA)水平。血透前PRA、ATⅠ及pA分别为0.34±0.30pg/ml/h.240.05±162.68及197.75±81.70ng/ml,血透后分别为0.55±0.38pg/ml/h.427.91±257.36及131.94±56.01ng/ml。血透后PRA及ATⅠ显著高于血透前,而pA则显著低于血速前。血透后PRA和ATⅠ的增高可能与血Na+的丢失,血浆渗透压(Posm)的降低及超滤水伤后血液的浓缩有关。pA的降低可能与血K+的降低或透析膜对pA的清除有关:血透患者死亡以心血管病变占首位,其中高血压是一个重要原因,约80%的慢性血透患者均有血压增高。为了探讨血透对慢性肾衰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作者对21例维持性血透析者作了观察报告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肾脏病学.[M].王叔咸;吴阶平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