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遥感与卫星气象学研究的进展与回顾

被引:68
作者
吕达仁
王普才
邱金桓
陶诗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卫星气象学; 光学遥感; 激光雷达; 红外遥感; 微波遥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7 [大气遥感];
学科分类号
1404 ;
摘要
大气遥感作为大气科学中的重要基础与技术支柱,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一门年轻学科。中国大气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也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与国际学术前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理论研究,技术发展与实验研究,以及在气象、环境和国防应用等多方面开展了活跃的研究与发展工作。作者主要对中国科学界在大气遥感与卫星气象学发展方面作简要回顾,并着重介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大气遥感的基础与方法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以及对大气遥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大气遥感的简要发展过程、卫星气象的早期发展、卫星红外遥感的基础理论研究、大气微波遥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大气激光遥感研究、大气光学遥感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552 / 56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66 条
  • [1] 现代大气物理学研究进展
    邱金桓
    吕达仁
    陈洪滨
    王庚辰
    石广玉
    [J]. 大气科学, 2003, (04) : 628 - 652
  • [2] 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研究的进展
    吕达仁
    陈洪滨
    [J]. 大气科学, 2003, (04) : 750 - 769
  • [3] 应用区域地基全球定位系统观测分析北京地区大气总水汽量
    梁丰
    李成才
    王迎春
    毛节泰
    方宗义
    [J]. 大气科学, 2003, (02) : 236 - 244
  • [4] A STUDY OF MICROWAVE RADIATION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STRATIFIED PRECIPITATION CLOUDS BY COMBINING STRATIFIED CLOUD MODEL WITH MICROWAVE RADIATION TRANSFER MODEL
    崔哲虎
    刘锦丽
    程明虎
    吕达仁
    [J].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2003, (01) : 105 - 115
  • [5] MODIS卫星遥感北京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及与地面光度计遥感的对比
    毛节泰
    李成才
    张军华
    刘晓阳
    刘启汉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S1) : 127 - 135
  • [6] 测量云液水柱含量的一个设想
    陈洪滨
    [J]. 大气科学, 2002, (05) : 695 - 701
  • [7] 全天空数字相机观测云量的初步研究
    霍娟
    吕达仁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2) : 242 - 246
  • [8] The time-saving numerical method for GPS/MET observation operator[J]. 李树勇,王斌,邹晓蕾,刘辉.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1(12)
  • [9] 星载微波辐射计遥感反演云水量的一个算式
    陈洪滨
    [J]. 遥感学报, 2000, (03) : 165 - 171
  • [10] THE STUDY OF RETRIEVAL THEORY AND METHODS FROM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FOR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OVER EASTERN ASIA-PARTI:ISPRM AND SRRM
    黎光清
    张文建
    董超华
    张凤英
    张丽霞
    冉茂农
    罗东风
    王保华
    [J]. ActaMeteorologicaSinica, 2000, (03) : 257 -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