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晋中半干旱区不同肥力水平下连作春玉米产量与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

被引:7
作者
王学春 [1 ]
李军 [1 ]
胡伟 [1 ]
蒋斌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春玉米; WinEPIC模型;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WinEPIC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晋中半干旱区1960~2000年期间不同肥力水平下连作春玉米的产量变化和土壤水分效应。模拟结果表明:(1)无肥、低肥、中肥和高肥处理下连作春玉米的产量均呈现波动性降低趋势,其平均值分别为1.484、1.768、2.129和2.337 t/hm2;(2)4种肥力处理下连作玉米田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均呈现波动性降低趋势,平均每年分别减少5.6、8.4、8.4和11.4 mm,不同肥力处理玉米田剧烈土壤干燥化过程和处理间差异的出现均主要发生在模拟研究的前5 a内,无肥与低肥和中肥、高肥处理间土壤有效含水量差异十分显著;(3)在模拟初期出现了0~7 m剖面土壤湿度逐年降低、土壤干层逐年加厚的干燥化过程,在模拟中后期均出现了稳定的土壤干层,无肥处理土壤干层分布于1~2 m,低肥和中肥处理土壤干层分布于1~3 m土层,高肥处理均分布于1~4 m土层,表现出随肥力和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土壤干层厚度逐渐加深;(4)晋中半干旱区玉米田土壤水分承载力介于低肥和中肥处理之间(1.868~2.154 t/hm2),相应的肥力水平为N 45~90 kg/hm2和P 15~55 kg/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土高原旱塬区高产玉米田土壤干燥化与产量波动趋势模拟研究 [J].
李军 ;
邵明安 ;
张兴昌 ;
李世清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2) :54-58
[2]   EPIC模型中土壤氮磷运转和作物营养的数学模拟 [J].
李军 ;
邵明安 ;
张兴昌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2) :166-173
[3]   黄土高原旱塬地冬小麦水分生产潜力与土壤水分动态的模拟研究 [J].
李军 ;
邵明安 ;
张兴昌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6) :738-746
[4]   施肥和降水年型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J].
周怀平 ;
杨治平 ;
李红梅 ;
关春林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3) :27-31
[5]   黄土高原地区EPIC模型数据库组建 [J].
李军 ;
邵明安 ;
张兴昌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8) :21-26
[6]   黄土区旱塬农田生产力提高对土壤水分循环的影响 [J].
黄明斌 ;
党廷辉 ;
李玉山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6) :50-54
[7]   旱作高产田产量波动性和土壤干燥化 [J].
李玉山 .
土壤学报, 2001, (03) :353-356
[8]  
山西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刘耀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