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八宝山断裂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探讨

被引:4
作者
王士德
张之一
吴新国
机构
关键词
断层擦痕; 产状; 最大主压应力; 线理; 八宝山; 向形褶皱; 断裂带; 断层带; 构造带; 侧伏角; 断层面; 房山岩体; 北京西山;
D O I
10.13937/j.cnki.sjzjjxyxb.1982.z1.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八宝山断裂带”位于北京西山东南侧的山麓地带。它包括呈北东方向延伸、相邻且近于平行排列的八宝山一房山断层(F1)和黄庄一高丽营断层(F2)(见图1)。在“有关北京八宝山断裂带的新资料”一文中曾做过综合简报(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81年第三期)。现就两条断层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探讨。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文中谬误难免,敬请指正。一“八宝山断裂带”研究历史概述早在二十年代,叶良辅和谢家荣等就开始研究这个“断裂带”。1935年,陈恺、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6+127 +1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北京西山的盖层构造特征 [J].
王士德 .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81, (03) :13-30+93
[2]   利用地震转换波探测地壳、上地幔构造试验 [J].
邵学钟 ;
张家茹 ;
杨小峰 ;
张晓虎 ;
雷胜利 ;
王启鸣 ;
高维安 .
地球物理学报, 1978, (02) :8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