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血标本1752份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36
作者
刘慧琴
徐爱明
机构
[1]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
关键词
血标本; 质量; 护理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72 [护理一般技术];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不合格血标本的主要原因及改进措施。方法收集2008年1-6月的22 418份血标本,按检验质量标准评价标本质量,对不合格标本逐一登记。结果22 418份血标本中有1752份不合格,不合格率为7.8%,其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抗凝血凝固或有细小凝块、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不妥、溶血、脂浊、血液释稀、血标本与检测项目不符等。结论应通过以下途径提高临床血标本的合格率:加强护理质量控制,与检验科联合建立血标本护理质量控制体系;重视护士继续教育,尤其是检验知识的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护理技能训练,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等。
引用
收藏
页码:613 / 614+618 +6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血液标本采集与运送的质量控制现状 [J].
容桂荣 ;
张萍萍 ;
赵立民 ;
钱玉兰 ;
蒋明华 ;
石青峰 .
中华护理杂志, 2008, (07) :645-647
[2]   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因素的调查分析 [J].
缪丽娟 ;
曾宪芳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13) :55-56
[3]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的质量控制 [J].
张俊凤 ;
崔翠翠 ;
肖琛 .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5, (02) :145-146
[4]   标本采集和运送过程的质量保证 [J].
陈爱英 .
实用医技杂志, 2004, (01) :43-43
[5]   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 [J].
沈晓如 .
中华护理杂志, 2003, (03) :47-48
[6]  
临床检验学实用技术与新进展[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府伟灵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