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棒状杆菌体外激活大鼠单核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韩伟
顾云娣
成令忠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
[2] 上海医科大学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 上海
[3] 上海
[4] 上海
关键词
抗肿瘤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 短小棒状杆菌; 大鼠;
D O I
10.16098/j.issn.0529-1356.1989.04.02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同只大鼠体内分离出高纯度的单核细胞、肝枯否细胞以及脾、肺和腹腔巨噬细胞,以小鼠淋巴瘤细胞与人肝癌细胞为靶细胞。应用[3H]TdR 参入实验,比较了5种效应细胞对2种靶细胞自然增殖的抑制效应,以及短小棒状杆菌(CP)对效应细胞抗瘤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1.5种细胞均具有明显的自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应;2.单核细胞对2种靶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无明显差别,其他4种巨噬细胞分别对2种靶细胞的作用,则有显著性差异;5种细胞相比,单核细胞对淋巴瘤的抑制作用最强,枯否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3.CP 有增强5种效应细胞的抗淋巴瘤作用,分别提高140~408%不等;4.CP 对5种效应细胞的抗肝癌作用,则表现为抑制效果,分别下降48~64%。本研究结果表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具有选择性的抗肿瘤潜能,故在应用免疫制剂增强巨噬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中,需针对不同的肿瘤选用适宜的制剂。
引用
收藏
页码:414 / 4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鼠肝枯否细胞分离培养与免疫活性的研究 [J].
韩伟 ;
成令忠 ;
顾云娣 .
解剖学杂志, 1988, (02) :71-74+143
[2]   SMMC-7721人体肝癌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J].
董荣春 ;
周荣华 ;
吕发度 ;
陶文照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0, (01) :5-9
[3]   厌气棒状杆菌菌苗的肿瘤临床应用 [J].
杨风文 ;
朱孝堃 .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 1978, (01)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