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被引:29
作者
郑昭佩 [1 ,2 ]
宋德香 [2 ]
机构
[1]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山地城市; 对策研究; 济南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15 ;
摘要
近年来海绵城市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将城市雨水有效地收集、蓄存、利用,因而能够起到防治城市内涝和缓解城市水资源缺乏的双重作用。但是海绵城市建设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用地紧张、水体污染等方面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结合山地城市济南市的地貌、水文特点,提出了山地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合理对策。具体对策包括:结合城市化过程的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注意灵活多样的雨水收集、蓄存方式相结合以降低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本;科学设计集、蓄水设施以防止城市雨水污染;充分利用城郊空间以破解海绵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莫让“海绵城市”成为新污染释放源.[N].舒抒;.解放日报.2015,
[2]  
济南:试点“海绵城市”,留住75%雨水.[N].周科;.新华每日电讯.2015,
[3]  
趵突泉若停喷游客看什么?.[N].郭旗;.中国旅游报.2015,
[4]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做会呼吸的海绵城市..王姿于;.人民日报.2015,
[5]   建海绵城市不需要“高技术”——海绵城市的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 [J].
俞孔坚 .
房地产导刊, 2015, (09) :54-55
[6]   “海绵城市”重构城市水生态 [J].
胡灿伟 .
生态经济, 2015, 31 (07) :10-13
[7]   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 [J].
仇保兴 .
城乡建设, 2015, (02) :8-15+4
[8]   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政策沿革与地方实践 [J].
徐振强 .
上海城市管理, 2015, 24 (01) :49-54
[9]   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 [J].
张书函 .
建设科技, 2015, (01) :26-28
[10]   基于污染控制的宁波市雨水系统规划研究 [J].
叶晓东 .
现代城市研究, 2014, (02) :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