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鲡(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 Schlegel)繁殖生物学研究——Ⅰ.下海鳗鲡雌雄性状差异和鉴别

被引:14
作者
林鼎
林浩然
黄奕华
陈汝
机构
[1] 中山大学生物学系动物学教研室
[2] 中山县食品出口公司沙口鱼站
关键词
鳗鲡; 雌雄; Schlegel; 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体长; 繁殖生物学; 性状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比较鳗鲡的眼径、眼间距、吻形等外部特征能比较可靠地鉴别雌雄两性。这些形态上的测量数据经“判别函数”的计算,确定了两性之间的差别。运用形态上的差异鉴别400—600毫米体长组的雌雄鳗,准确率可达到90%。座标图表明体长的分布自然地区分为雌雄鳗,体长在600毫米以上者全为雌鳗,体长400毫米以下者全为雄鳗。雌雄两性体长和体重关系为W=0.0000001285L3.015。体长400—600毫米的鳗鲡的体长和体重的直线回归系数(b)依性别而有所不同。雄鳗为0.887(W=0.887L-280.20);雌鳗为1.150(W=1.150L-376.73)。雄性肥满度为1.15±0.052,雌性为1.42±0.053,以上两对数值在两性间都存在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9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应用判别函数和方差分析对蓝圆鲹分群问题的探讨[J].   数学学报. 1975(03)
[2]  
应用判别函数和方差分析对蓝圆鲹分群问题的探讨[J].   数学学报. 1975(03)
[3]   鳗鲡人工繁殖研究的进展 [J].
林浩然 ;
林鼎 .
动物学杂志, 1975, (01)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