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盆地早第三纪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及聚煤作用

被引:13
作者
杜振川
金瞰昆
闫纯有
刘洛夫
蔡勋育
机构
[1]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资源系!河北邯郸
[2] 石油大学!北京
[3]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南宁研究院!广西南宁
关键词
百色盆地;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聚煤作用;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01.05.004
中图分类号
P539.2 [层序地层学];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百色内陆盆地早第三纪不同周期基准面旋回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建立了等时 -层序地层格架 ,论述了不同结构和叠加样式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在中长周期基准面旋回中的分布规律 .通过对基准面变化与聚煤作用分析 ,认为盆地的生成演化及其沉积作用与基准面变化密切相关 ,聚煤作用的发育也受到基准面变化的严格控制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 ,层序的 3个体系域都具有成煤的条件 ,但主要煤层分布于超层序 2和超层序 3长周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冲积作用衰退的水进体系域
引用
收藏
页码:463 / 4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准面旋回结构与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 [J].
郑荣才 ;
尹世民 ;
彭军 .
沉积学报, 2000, (03) :369-375
[2]   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特征 [J].
陈世悦 ;
刘焕杰 .
沉积学报, 1999, (01) :63-70
[3]   美国层序地层研究中的新学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J].
邓宏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2) :89-97
[4]   鲁西陆表海盆地富煤单元的形成与分布 [J].
李增学 ;
魏久传 ;
李守春 ;
李青山 .
煤炭学报, 1995, (01) :6-13
[5]   湘中下石炭统测水组沉积层序及幕式聚煤作用 [J].
邵龙义 ;
张鹏飞 ;
刘钦甫 ;
郑茂杰 .
地质论评, 1992, (01) :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