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居民旅游感知比较研究——以西江苗寨与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1
作者
肖佑兴 [1 ,2 ,3 ]
何向 [3 ]
胡丽芳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化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
关键词
旅游影响; 黔东南; 西江; 肇兴;
D O I
10.13395/j.cnki.issn.1009-0061.2012.01.035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论文研究了黔东南西江苗寨与肇兴侗寨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问题。通过对西江与肇兴两地的案例研究发现,两地的旅游发展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都带来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西江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整体感知度较高,且内部分化较小;而肇兴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整体感知度较低,但内部分化却较大。在旅游地居民类型方面,西江有五大类型;而肇兴还有六大类型,增加了憎恨者类型。笔者认为要推动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如下措施:规范旅游流;提高旅游吸引力;扩大旅游承载力;加强制度创新;促进旅游利益主体的旅游参与,改善旅游利益主体对旅游的认知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比较研究——以山西晋祠旅游区和武乡红色旅游区为例 [J].
刘敏 ;
孟海霞 ;
冯卫红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22-126
[2]   主社区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感知研究——以敦煌市为例 [J].
谌永生 ;
王乃昂 ;
范娟娟 ;
程弘毅 ;
隆浩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02) :73-77
[3]   我国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J].
张文 ;
何桂培 .
旅游学刊, 2008, (02) :72-79
[4]   基于旅游影响感知的南岳古镇居民类型划分 [J].
刘喜梅 ;
卢润德 ;
潘立军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8) :12432-12435
[5]   城市旅游地居民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以中山市为例 [J].
杨兴柱 ;
陆林 ;
不详 .
城市问题 , 2005, (02) :44-50
[6]   基于态度与行为的我国旅游地居民的类型划分——以西递、周庄、九华山为例 [J].
苏勤 ;
林炳耀 .
地理研究, 2004, (01) :104-114
[7]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以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长乐村为例 [J].
黄洁 ;
吴赞科 .
旅游学刊, 2003, (06) :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