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构造及其成矿作用

被引:58
作者
李文昌
莫宣学
机构
[1]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2] 中国地质大学 云南昆明
[3] 北京
关键词
示矿信息; 成矿作用; 新生代; “三江”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大量事实表明 ,发生于新生代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是“三江”地区一次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 ,其强烈程度和影响范围均超过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 ,形成囊括整个“三江”地区、规模巨大的新生代褶皱造山带 ,形成了“三江”地区绝大多数超大型、大型、中型有色金属与贵金属矿床 ;新编制的“三江”地区 1∶10 0万重力、航磁、地球化学异常等系列图件 ,其示矿信息 ,很多是对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和成矿作用的综合反映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46
页数:1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