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

被引:14
作者
刘献君 [1 ,2 ]
房保俊 [3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3]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近代中国; 高等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强国;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09.09.005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高等教育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历史价值。通过对其规律的考察可以发现,政治意识形态是决定因素;历史传承是路径选择;社会需求是直接诱因;由被动模仿到自觉探求是发展轨迹。正是在一系列高等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令世人瞩目。今天,我们提出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理念创新是重要的前提,在这一过程中,仍然要从历史中寻求智慧,鉴古以知今,体现高等教育强国理念的时代性、规律性与创造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近代中国大学研究.[M].金以林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2]  
大学精神.[M].杨东平编;.辽海出版社.2000,
[3]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董宝良;周洪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  
中国高等教育史.[M].郑登云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  
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M].高奇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6]  
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蔡元培著;高平叔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  
什么是教育.[M].(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8]  
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英]阿什比(E·Ashby) 著;滕大春;滕大生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9]  
清华大学校史稿.[M].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 编著.中华书局.1981,
[10]   弄花香满衣——阅读大学的六种方式 [J].
陈平原 .
社会科学论坛, 2009, (04) :1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