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伸出度的遗传和不育系改良

被引:37
作者
何祖华
申宗坦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杭州,杭州
关键词
水稻不育系; 穗伸出度; 包颈现象; eui 基因; 遗传;
D O I
10.16819/j.1001-7216.1991.01.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粳型水稻长节间种质的穗伸出度受1对eui 隐性基因控制,带有eui 基因的植株,其穗伸出度、最上一节间长度和株高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eui 基因与野败不育胞质之间的互作效应可以部分地抑制野败胞质对穗伸出度的负效应,导致不育系基本上不再出现包颈现象。通过回交将eui 基因导入珍汕97A,首次育成不包颈的野败不育系珍长A、B。珍长A 穗伸出度为-1.8cm,对照珍汕97A 为-11.1cm;剑叶叶鞘内的颖花数为0~7.5朵,而对照为37.0~49.0朵;桂头外露率比对照高8.5~14.8个百分点,不喷赤霉素就能达到目前大田制种的异交率水平。初步测定珍长A 的配合力与对照相同。并对野败不育系的改良工作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