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和黄芩素大鼠在体胃、肠的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66
作者
刘太明
蒋学华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关键词
黄芩苷; 黄芩素; 在体胃肠吸收; 吸收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芩苷和黄芩素在大鼠胃、肠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肠灌注液中药物的含量。结果:黄芩苷在胃、小肠及结肠中的每小时吸收率分别为8.05%,-0.94%,2.32%;黄芩素在胃、小肠及结肠中的每小时吸收率分别为34.53%,30.61%,4.89%。黄芩素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每小时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90 7,0.083 7,0.076 6,0.048 3。结论:黄芩苷只在胃中有一定程度的吸收,在小肠和结肠基本不吸收;黄芩素在胃和小肠中吸收良好,在结肠有少量吸收。黄芩素在各部位的吸收程度明显优于黄芩苷,提示黄芩素比黄芩苷更适于制成口服吸收制剂;黄芩素具有广泛的吸收窗,提示适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引用
收藏
页码:999 / 100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HPLC同时测定肠循环液中黄芩苷、黄芩素和酚红的浓度 [J].
刘太明 ;
蒋学华 .
华西药学杂志, 2005, (05) :390-392
[2]   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J].
梁英 ;
韩鲁佳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6) :9-14
[3]   吲达帕胺大鼠在体胃、小肠的吸收动力学研究 [J].
崔升淼 ;
赵春顺 ;
何仲贵 ;
徐文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2, (03) :161-164
[4]   葡糖甙为天然前体药物——以无菌及感染人肠内细菌大鼠模型予以证实 [J].
贺玉琢 .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9, (03)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