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早籼新品种湘早籼46号主要特征特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被引:4
作者
管恩相
唐海燕
姜守全
李厚荣
杨连勇
管锋
机构
[1] 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
关键词
常规品种; 湘早籼46号; 主要特征特性; 产量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充分挖掘湘早籼46号的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产量。对湘早籼46号主要特征特性及在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6个试验点的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湘早籼46号株高、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均优于金优402;抗倒伏、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在产量结构分析中,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与产量达极显著正相关,且产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4923.7+27.6x1+39.5x2+173.4x3+215.8x4。在栽培管理上,应主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协调好穗粒间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宜优99的产量结构分析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J].
梁桂华 .
杂交水稻, 2008, (04) :53-55
[2]   “闽泉2号”产量结构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J].
谢旺有 ;
陈秉发 ;
黄荣裕 ;
陈建民 .
福建稻麦科技, 2001, (04) :3-4
[3]   龙特早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其高产栽培的意义 [J].
高明亮 .
福建稻麦科技, 2000, (02)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