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顾并综合了由能源部资助的“天然裂缝性气藏检测与分析项目”中的六项研究成果。这一项目是为了寻求一些经济而有效的工具,提高目前处于经济边缘的低渗透性气藏的勘探开发效益。这一包含多学科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实验室分析、井眼和野外露头地质、遥感和特殊地震勘探。成像技术和地球物理遥感对区域构造走向、裂缝方向和盆地的平面形态进行大范围的勘查。井跟和露头中地应力和裂缝的基础地质研究对后续设计地震勘探和预测渗透性裂缝的分布则是必须的。地震方法可以直接形象地描绘出断层和大范围的裂缝,而裂缝带可以从方位各向异性中推断出来,也就是地震属性的各向异性(例如,典型的地震波横穿裂缝比平行裂缝传播要慢)。即使用二维测线,横波勘探也可以很好地描绘出裂缝的密度和方向性,但这种方法仍然相当昂贵,且对裂缝内所含的流体仍不太敏感(水和气)。在某种程度上讲纵波对裂缝不太敏感.但却可以反映出裂缝内所含的流体,而且纵波勘探技术应用广泛,相对廉价。对垂直相交的二维测线,应用横波速度的各向异性与AVO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增强了纵波检测裂缝是一种经济有效方法的事实。在三维地震勘探中,多方位角的处理显示出纵波空间上的各向异性,提高了对裂缝带的推断。在构造有优势走向的地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