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深松时间与深度条件下土壤物理性状与玉米产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13
作者
葛超
景希强
徐娥
赵成昊
高洪敏
机构
[1] 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土壤物理性状; 玉米产量; 深松; 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硬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了不同深松时间、深松效果下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春季深松40 cm的玉米产量最高,为9 442.5 kg/hm2,比对照增产18.84%,行粒数和百粒重以春季深松40 cm处理的最大。产量与苗期土壤含水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和土壤硬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玉米生育期间对照土壤含水量低于不同处理,春季深松40 cm和深松30 cm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其他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深松模式对玉米生长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J].
刘玉涛 ;
王宇先 ;
张树权 ;
郑丽华 ;
杨慧莹 ;
刘丽 ;
连永利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05) :20-24
[2]   不同深松模式对早熟春玉米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J].
陈海军 ;
巩双印 ;
李金良 ;
张作峰 ;
陈凤芝 ;
张崎峰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10) :18-20
[3]   深松免耕技术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J].
宫秀杰 ;
钱春荣 ;
于洋 ;
赵杨 ;
姜宇博 ;
王俊河 ;
马军韬 .
玉米科学, 2009, 17 (05) :134-137
[4]   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保护性耕种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J].
刘武仁 ;
郑金玉 ;
冯艳春 ;
刘凤成 ;
罗洋 ;
李伟堂 ;
邹凤志 ;
李桂梅 .
玉米科学, 2006, (04) :114-116+124
[5]   免耕对粮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评述 [J].
彭文英 ;
张雅彬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4) :113-118
[6]   免耕技术研究进展 [J].
陈军胜 ;
苑丽娟 ;
呼格·吉乐图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5) :184-190
[7]   玉米宽窄行种植产量与效益分析 [J].
刘武仁 ;
冯艳春 ;
郑金玉 ;
刘凤成 ;
朱晓丽 ;
何志 ;
李勇 ;
裴攸 ;
曹雨 ;
不详 .
玉米科学 , 2003, (03) :63-65
[8]   保护性耕作对农作物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J].
隋淑霞 ;
宇文剑飞 ;
周景奎 .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2, (04) :61-64
[9]   耕作措施对土壤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丁昆仑 ;
M.J.Hann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3) :28-31
[10]   土壤容重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J].
李潮海,周顺利 ;
不详 .
华北农学报 , 1994, (02) :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