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山区县域耕地景观生态安全及演变过程

被引:39
作者
彭文君 [1 ]
舒英格 [1 ,2 ]
机构
[1]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贵州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耕地; 景观生态安全; 演变; 喀斯特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探讨喀斯特山区耕地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基于景观生态安全理论,以贵州省赤水市耕地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景观生态安全指数、景观接近度指数、景观类型斑块破碎度、景观类型边界破碎度、景观类型斑块优势度指数、景观分离度指数、景观脆弱度指数等7个景观指数构建喀斯特山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分析2000—2014年研究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的演变过程,试探耕地生态安全重心转移方向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15年来赤水市耕地景观生态安全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耕地景观斑块密度、分形维数、破碎度下降,斑块形状指数、连接度上升,耕地形状逐渐向复杂状态转变,且分布趋于均匀化,斑块变得越来越群聚。2)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生态安全性不断降低,旱地景观生态安全Ⅰ级区(危险区)向东南部地区扩张,Ⅲ级区(安全区)向Ⅱ级区(相对安全区)转变,Ⅱ级区向Ⅰ级区转变;水田景观生态安全Ⅱ级区由集中呈发散分布,Ⅲ级区向Ⅱ级区、Ⅰ级区转变,旱地和水田景观的生态安全不容乐观。3)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对研究区旱地景观生态安全演变及重心转移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农业总产值,其次是粮食产量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对水田景观影响最大的是粮食产量,其次是单位化肥施用量和人口密度。
引用
收藏
页码:852 / 86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水田扩张中三江平原北部耕地景观演化规律及驱动因素分析.[D].潘涛.东北农业大学.2015, 06
[2]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傅伯杰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
[3]   基于GIS和RBF的城郊区生态安全评价及变化趋势预测——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 [J].
欧定华 ;
夏建国 ;
欧晓芳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 33 (01) :49-58
[4]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县域生态用地保护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 [J].
闫玉玉 ;
曹宇 ;
谭永忠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11) :78-85+97
[5]   武陵山片区区域生态安全测度与评价 [J].
邵佳 ;
冷志明 .
经济地理, 2016, 36 (10) :166-171
[6]   中国生态文明重心转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吴小节 ;
杨书燕 ;
汪秀琼 .
城市问题, 2016, (05) :27-34
[7]   基于景观指数的巢湖流域各县区耕地细碎化研究 [J].
台晓丽 ;
肖武 ;
张建勇 ;
吕雪娇 ;
丁晴 .
水土保持研究, 2016, 23 (04) :94-98
[8]   三江平原现代农业区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分析 [J].
于潇 ;
吴克宁 ;
郧文聚 ;
魏洪斌 ;
刘玲 ;
宋英赫 ;
高星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08) :253-259
[9]   疏勒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构建 [J].
潘竟虎 ;
刘晓 .
生态学杂志, 2016, 35 (03) :791-799
[10]   基于系统耦合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酒泉市肃州区为例 [J].
龙涛 ;
刘学录 ;
黄万状 .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 (05) :13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