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断层活动特征及成藏过程
被引:24
作者:
王兆明
[1
]
罗晓容
[1
]
刘楼军
[2
]
吴鉴
[2
]
张秉良
[3
]
陈瑞银
[1
]
武明辉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霍-玛-吐断层;
显微构造;
断层封闭;
油气运移;
油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断层的野外观测为基础,对断层岩显微构造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断层大致经历了3次构造运动。结合前人对该区断层岩以及三级河流阶地的年代学研究结果,确定了该断层3次活动的时间分别为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末期。根据断层岩中发育的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断层带中方解石脉的碳氧同位素测定结果,确定了该断层的最小贯穿深度为6 500m,至少断至侏罗系的烃源岩。对准噶尔南缘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霍-玛-吐断层向下断至侏罗系烃源岩,并在侏罗系主力烃源岩大量生、排烃之后,经过3次启闭过程,对应了3次成藏过程。断层目前处于封闭状态,可对油气藏形成遮挡。对成藏过程进行的分析表明,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构造的中部成藏系统成藏条件最为有利,是有利的勘探远景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