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的形成、传导与舆情引导机制

被引:66
作者
姜胜洪
机构
[1]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关键词
网络谣言; 传导机制; 舆情引导; 新媒体;
D O I
10.19631/j.cnki.css.2012.06.002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谣言不再局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的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降低网络谣言的危害,必须努力把握其形成机理及其传导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保障民生需求,维护群众利益;坚持信息透明原则,及时公布准确信息;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加快培养微博意见领袖。媒体应该自觉承担清除网络谣言的责任与义务;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谣言免疫力,从而构建起应对网络谣言的长效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微博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 [J].
姜胜洪 .
理论与现代化, 2012, (03) :47-51
[2]   风险社会中的谣言、流言与恐慌 [J].
周晓虹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6) :413-417
[3]   谣言风暴:灾难事件后的网络舆论危机现象研究 [J].
孙燕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 18 (05) :52-62+111
[4]   近期我国社会谣言传播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J].
姜胜洪 .
红旗文稿, 2011, (16) :28-31
[5]   网络谣言传导:过程、动因与根源——以地震谣言为例 [J].
王国华 ;
方付建 ;
陈强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2) :112-116
[6]   网络谣言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研究 [J].
邓国峰 ;
唐贵伍 .
求索, 2005, (10) :92-94
[7]   传播的畸变——对“SARS”传言的一种社会心理学分析 [J].
周晓虹 .
社会学研究, 2003, (06) :43-54
[8]  
逾八成人称现在社会谣言很多;因官方信息不透明..向楠;.中国青年报.2011,
[9]  
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高红玲; 主编.新华出版社.2011,
[10]  
舆论学概论.[M].刘建明; 纪忠慧; 王文莉; 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