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7.0级和唐山7.8级地震前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异常特征

被引:7
作者
王双绪
江在森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
关键词
形变场研究,唐山地震,丽江7.0级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1 [地震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对1996年丽江7.0级和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的形变场动态演化过程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两次强震前形变场均存在大范围垂直差异运动增强以及与构造相关的形变高梯度带(区);②震前数年(或更长)垂直形变场的趋势改变,并出现形变局部化。结合强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研究了这两次地震前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孕震形变的异常特征,认为与构造相关的强烈差异运动是孕震应变能积累的主要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祁连山-河西走廊现今垂直形变特征与区域应力场 [J].
王双绪 ;
江在森 ;
张四新 .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7, (01) :48-54
[2]   地震前兆场物理模式与前兆时空分布机制研究(三)──强震孕育时地震活动与地壳形变场异常及机制 [J].
梅世蓉 .
地震学报, 1996, (02) :170-178
[3]   地震前兆场物理模式及前兆分布特征与机制研究进展 [J].
梅世蓉 .
地震, 1995, (S1) :2-22
[4]   水准监测网的分段速率整体平差 [J].
江在森,巩守文 .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1994, (02) :157-162
[5]   速率面拟合法中核函数中心点的选择 [J].
赵承坤 ;
黄立人 .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1, (02) :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