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征收立法之法理与制度的框架分析——写在《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出台前

被引:6
作者
张先贵 [1 ]
刘兵红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2] 东莞理工学院
关键词
集体土地征收; 立法模式; 立法取向; 立法视野; 立法内容; 立法配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3 [土地法]; D923.2 [物权];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120405 ; 030105 ; 020201 ;
摘要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有诸多的创新与突破,但疏漏与欠缺也同样明显,颇值得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立法之借鉴与修正;就立法论而言,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于立法模式上应专门性立法,即制定《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立法取向上应以"土地中心主义"为主线索,展开文本规范体系的设计;立法视野上应对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配置模式一体规制;立法内容上应以土地利用权取代集体土地所有权作为征收补偿规范体系构建的核心;立法配套上应构建土地资源增值利益社会公平分享调节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指南.[N].黄栀梓;.黄石日报.2012,
[2]  
农民土地财产权需要立法保障.[N].刘英团;.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
[3]  
地权的逻辑.[M].贺雪峰;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4]  
后农业税时代农地法制运行实证研究.[M].陈小君等;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5]  
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M].高富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物权法.[M].(德)曼弗雷德·沃尔夫(ManfredWolf)著;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2,
[7]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法理反思与制度重构 [J].
陈小君 .
中国法学, 2012, (01) :33-44
[9]   新经济体制确立后私有财产权保护政策递进历程 [J].
惠建利 .
社会科学家, 2010, (09)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