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们都是帝吧人”:作为情感化游戏的网络民族主义

被引:43
作者
王喆 [1 ,2 ]
机构
[1] 浙江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
[2]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
关键词
网络民族主义; “帝吧出征”; 情感化游戏; 社交网络;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6.11.005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本研究以"帝吧出征"参与者在蔡英文Facebook页面上的留言为主要的分析材料,对模板及非模板留言进行描述和诠释,以探究行动主体在"出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色,并进一步分析这一行动背后的脉络。研究发现:与以往"敌意、霸权和父权"的网络攻击不同,当下的网络民族主义易于与网络亚文化结合起来,以情感化游戏的实践方式落实在"帝吧出征"之中。一方面,行动主体所选择的主要留言模板充满着以正向情感为主的诉求,突显出愉悦的"爱",掩盖了其他活跃在零散话语中的复杂民族主义情感。另一方面,行动主体采用游戏化的行动策略,利用社交网络的数字逻辑和兼具理性-感性的游戏规则,有效地组织起一群在集体化与个体化之间寻求满足的网民。可见,网络民族主义行动需置于国家机构和科技公司合力形塑的情感结构化脉络之中,网络民族主义勾连着网民的成长背景及日常的互联网使用,才得以激化出大规模的"帝吧出征"。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9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屌丝”现象的后现代话语检视 [J].
李超民 ;
李礼 .
中国青年研究, 2013, (01) :13-16+69
[2]   “爆吧”集体行动中公民参与表达的实现及其规制——以“69圣战”事件为例 [J].
罗以澄 ;
赵平喜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 34 (12) :22-27
[3]  
连线力[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杨国斌, 2013
[4]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张灏著, 1995
[5]  
Intellectual discourses on the World Cup in Japan and the unspoken consensus of Japaneseness[J] . Mōri Yoshitaka.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 2004 (1)
[6]  
On mass, individuals, and peg communities[J] . Zygmunt Bauman.The Sociological Review . 2001 (S2)
[7]  
[流动的群聚[Mob-ility] 网路起哄的社会心理基础] .2 黄厚铭,林意仁. 新闻学研究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