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特性与种子活力的变化

被引:71
作者
刘明久
王铁固
陈士林
王春虎
赵新亮
机构
[1] 河南科技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玉米; 人工老化; 生理特性; 种子活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种子贮藏过程中各项活力逐渐降低,即种子的老化。老化不仅影响种子萌发与幼苗的生长,也会影响到后期植株的产量与品质。以玉米自交系昌7-2、杂交组合郑单958和农大108的F1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3个品种(系)的玉米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特性与种子活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与种子的各项活力指标呈正相关,其中昌7-2与各项活力指标的相关性、郑单958与活力指数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随种子的老化时间而升高,与种子的各项活力指标呈负相关,其中昌7-2和农大108的相对电导率、昌7-2的MDA含量与各项活力指标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郑单958的相对电导率与活力指数和MDA含量与各项活力指标的相关性也达到显著水平;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呈现一个先缓慢后加快的下降趋势;农大108的抗老化能力较弱,昌7-2和郑单958表现出较强的抗老化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10 / 5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辐射诱变培育玉米自交系辐746及其应用 [J].
祁永红 .
核农学报, 2006, (03) :174-176
[2]   植物种子重要成分的代谢工程 [J].
陈锦清 ;
吴关庭 .
核农学报, 2006, (02) :123-127+105
[3]   人工老化过程中黄芩种子发芽率、酶活性等变化规律的研究 [J].
张兆英 ;
秦淑英 ;
王文全 ;
孙娜 .
河北林果研究, 2003, (02) :120-123
[4]   辣椒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分析 [J].
刘月辉 ;
王登花 ;
黄海龙 ;
于秀敏 ;
孙爱清 .
种子, 2003, (02) :51-52+87
[5]   两个玉米自交系在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特性和种子活力变化的研究 [J].
乔燕祥 ;
高平平 ;
马俊华 ;
周建萍 ;
马建萍 .
作物学报, 2003, (01) :123-127
[6]   红花种子人工老化试验研究 [J].
陈贞 .
种子, 1998, (01) :13-15+19
[7]  
植物生理实验.[M].郝再彬; 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8]  
试验统计分析.[M].崔秀珍等编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9]  
种子学.[M].颜启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