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新型农民就业转型协调机制研究——农业限制开发区视角分析

被引:4
作者
宋保胜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限制开发区; 城镇化; 新型农民; 就业转型;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4.06.033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农业限制开发区对农村土地的非农用化使用有着刚性规定,这就使得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应由传统的"外延式"、"速度型"向未来的"内涵式"、"质量型"转变,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新型农民的就业方式也应有所调整,让其成为支撑农业限制开发区主要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进而带动周边区域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具体思路主要包括:从科学角度引导新型农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改革和完善相关体制,创造平等、和谐的就业环境;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加大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提升新型农民职业素养;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重构与拓展社会资本,完善就业服务网络。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Theodore W. Schultz.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 1
[2]  
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美)托达罗(Todaro;M.P.)著;于同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  
农民工就业转型政策支持研究.[D].张艳杰.东北师范大学.2011, 06
[4]  
安徽省城镇化与农民就业关系研究.[D].陈玛琳.安徽农业大学.2010, 05
[6]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民现代化实现路径探析 [J].
郭少华 .
中州学刊, 2014, (04) :78-81
[7]   主体功能区引领下的农业生态区农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J].
龚迎春 ;
罗静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0 (06) :40-43
[9]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引入“包容性” [J].
张宏宇 .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3, 22 (04) :21-25
[10]   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路径探讨 [J].
李程骅 .
南京社会科学, 2013, (02) :7-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