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物为导向的流域环境审计模式

被引:11
作者
李兆东 [1 ]
鄢璐 [2 ]
机构
[1] 南京审计学院审计学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
关键词
环境审计; 效益审计; 污染物; 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表明,环境行政部门的单一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环境监管的需要,独立的第三方监督已成为必要。环境审计实务中多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资金审计为重点的审计模式,难以适应逐步向绩效审计发展的环境审计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水体污染区域性、复杂性和累积性等特点,将其与审计理论相结合,构建了以流域主要污染物或特征污染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探讨了以水体污染物迁移特点为基础的流域环境审计范围和重点区域的划分方法,建立了专家评价法、文献调查法、实地监测法等导向污染物调查方法,根据水体污染累积性的特点,从环境治理项目、生态恢复效果等层次确立了审计对象,按政策制度、项目管理、专业技术等层面确定了审计内容,给出了周期性审计、周期内跟踪审计等适合水体环境审计要求的审计方式,并结合太湖流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为水环境审计的深入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从环境审计本质的研究看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 [J].
陈超 ;
胡聃 ;
陈基湘 ;
文秋霞 ;
赵艳华 ;
梁亮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7, (05) :41-43
[2]   荷兰的政府环境审计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贺桂珍 ;
吕永龙 ;
王晓龙 ;
刘达朱 ;
王本强 .
审计研究, 2006, (01) :30-34+29
[3]   国内外环境审计发展状况比较评述 [J].
祝圣训 ;
李晓龙 ;
谢芳 ;
于宝琴 .
中国环保产业, 2004, (08) :16-18
[4]   我国环境审计运行的模式 [J].
西南科技大学课题组 .
上海会计, 2001, (07) :54-56
[5]  
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 王本强.中国审计. 2006 (12)
[6]  
环境审计[M]. 中国审计出版社 , 陈正兴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