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态磷钼钒杂多酸H3+nPMo12-nV_nO40(n=0,2,4)的IR和ESR研究

被引:4
作者
曲淑华
詹瑞云
吴越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磷钼钒杂多酸; n=0,2,4; n)PMo; n)V_nO; n; ESR; 还原态; I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用IR,ESR和18O同位素交换研究了磷钼钒杂多酸Keggin结构中不同氧键(Ob,Op,O_t)的可还原度和可交换性以及还原过程中杂多酸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氧键的可还原度按Ob>>Op≈OT变化,V取代Mo对不同氧键的可还原度有明显影响:Ob增大,而oP和OT降低。Ob,Op,O_t同18O的交换没有区別,相对地说,含钒杂多酸中的氧不如PMo12中的那样易于进行同位素交换。ESR谱指出,PMo12(n=0)在还原过程中生成二种配位不同的Mo5+离子,g值各为此g⊥A=1.971,g∥A=1.912和g⊥B=1.965,g∥B=1.861,分别属于畸变八面体和四方锥体。V取代Mo后只有V的ESR谱,还原起始阶段形成VO2+或V4+(OH)配位状态。畸变八面体的g值为g⊥=1.983,g∥=1.932;最后生成含V4+的畸变四面体,g∥=1.932。根据实验结果认为在气相催化反应中端氧(O_t,M=O)对还原电子起定域作用,而Ob则具有传递电子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6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Tsuneki,H. and Echigoya,E. Chemistry Letters . 1978
[2]  
Akimoto,M. and Echigoya,E. Chemistry Letters .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