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产地罗勒挥发油化学成分比较

被引:13
作者
袁旭江 [1 ,2 ]
林励 [1 ]
谭翠明 [2 ]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2] 广东药学院
关键词
罗勒; 挥发油; 气质联用; 薄层色谱法;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2.11.043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广东广州与安徽亳州产罗勒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罗勒挥发油,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广州产罗勒挥发油鉴定出29种化合物,并确定了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9.90%,主成分为对烯丙基茴香醚(83.082%)、芳樟醇(4.734%)、τ-杜松醇(2.715%)、桉叶油素(2.251%)。亳州产罗勒挥发油鉴定出31种化合物,并确定了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8.65%,主成分为芳樟醇(26.909%)、肉桂酸甲酯(21.85%)、τ-杜松醇(17.411%)、喇叭茶醇(14.154%);薄层色谱显示广州产罗勒挥发油比亳州产者多了2个特征斑点。结论:产地对罗勒挥发油化学成分具有显著影响,气质联用和薄层色谱法均可用于罗勒挥发油的鉴别和产地分析,提示罗勒开发利用应明确品质产地。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GC-MS分析不同产地六棱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J].
田辉 ;
张志 ;
梁臣艳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13) :85-88
[2]   不同来源罗勒挥发油成分的GC-MS法分析及体外抗菌活性 [J].
张帅 ;
徐云辉 ;
张建斌 ;
孔德云 ;
华茉莉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1, 42 (06) :419-422
[3]   不同产地野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J].
袁焱 ;
陈超 ;
鞠海 ;
马秉智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9, 15 (11) :31-33
[4]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罗勒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J].
胡西旦·格拉吉丁 .
光谱实验室, 2008, (02) :127-131
[5]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罗勒花和叶的挥发性成分 [J].
宋述芹 ;
谷茂 ;
陈飞鹏 ;
许柏球 .
质谱学报, 2008, (02) :110-114
[6]   罗勒化学成份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米仁沙·牙库甫 ;
衣不拉音·司马义 .
新疆中医药, 2007, (04) :119-121
[7]   罗勒药用成分的抑菌作用 [J].
方茹 ;
盛猛 ;
洪伟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53-55
[8]   疏毛罗勒挥发油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研究 [J].
张文成 ;
宋宗庆 ;
李春保 ;
谢慧明 .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6, (10) :81-83
[9]   桂产罗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J].
卢汝梅 ;
李耀华 .
广西植物, 2006, (04) :456-458
[10]   新疆罗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J].
帕丽达 ;
米仁沙 ;
丛媛媛 ;
王晓文 ;
热娜·卡斯木 .
中草药, 2006, (03) :35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