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水平研究

被引:12
作者
黄磊
朱洪兴
杨叶
机构
[1]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化; 质量评价体系; 熵值评价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新型城镇化为理论基础,构建涵盖经济、民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城镇化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总体呈现逐年稳步提升的趋势,但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中部,以邯郸、邢台、聊城组成的中原经济区北部,以淮北、宿州组成的中原经济区东南部和以阜阳、信阳、驻马店等市组成的中原经济区南部区域之间的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城镇化质量水平由各分指标水平综合构成,但其水平高低不存在对应关系。中原经济区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不是必然。依据测评结果提出差异对待、因地制宜的协调发展策略,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以期为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 [J].
何平 ;
倪苹 .
统计研究, 2013, 30 (06) :11-18
[2]   论中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几个认识误区 [J].
王天伟 .
经济研究导刊, 2013, (06) :158-159
[3]   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其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 [J].
张春梅 ;
张小林 ;
吴启焰 ;
李红波 .
经济地理, 2012, 32 (07) :50-55
[4]   省际边缘区城镇化水平变化特征及动力系统研究——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 [J].
韩玉刚 ;
焦华富 ;
韩会然 .
经济地理, 2011, 31 (02) :230-236
[5]   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J].
王发曾 .
经济地理, 2010, 30 (12) :1972-1977
[6]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J].
仇保兴 .
中国发展观察, 2010, (04) :56-58
[7]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 [J].
韩增林 ;
刘天宝 .
地理研究, 2009, 28 (06) :1508-1515
[8]   城市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以我国直辖市为例 [J].
王忠诚 .
特区经济, 2008, (06) :32-33
[9]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研究 [J].
朱洪祥 .
城市发展研究, 2007, (05)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