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梦的话语内涵与话语功能

被引:10
作者
王明春
机构
[1]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中国梦; 话语体系; 话语内涵; 话语功能;
D O I
10.13438/j.cnki.jdxb.2014.04.004
中图分类号
D6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中国梦是一个具有宽广的理论视野和丰富的价值内涵的话语体系,有着鲜明的价值旨归、价值原则、价值维度、价值特性和价值基石。中国梦的出现表明了中国新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彰显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话语魅力,具有强大的话语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中国梦所具有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示范功能和对话功能,对提升中国政治话语的影响力和在世界范围内中国话语权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全面认识中国梦的话语内涵和话语功能,对于我们倡扬这一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语言与翻译的政治.[M].许宝强;袁伟选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  
交往与社会进化.[M].(联邦德国)哈贝马斯(Habermas;J.)著;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
[3]  
共产党宣言.[M].成仿吾译;马克思;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1978,
[4]   中国梦与中国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 [J].
江畅 .
道德与文明, 2013, (04) :13-19
[5]   准确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 [J].
秦宣 .
思想教育研究, 2013, (06) :17-19
[6]   中国梦的脉络与航向 [J].
李拓 .
人民论坛, 2013, (13) :24-25
[7]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J].
李捷 .
理论导报, 2013, (04) :13-14+21
[8]   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水平——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J].
李忠杰 .
人民论坛, 2012, (12) :36-39
[9]   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再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 [J].
侯惠勤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 (01) :45-51